在线客服
关注微信公众号
热线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以石会友 » 石城花雨 » 正文

三峡雨花石漫谈(二)

发布日期:2017-08-16  来源:雨花石网  作者:梦三峡  浏览次数:1457
 古人赏玩、使用玛瑙的历史已有 2000多年了,如战国贵族墓葬中出土的南红玛瑙串珠、玛瑙杯、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南红玛瑙杯等,说明了玛瑙自古为稀少、宝贵的宝玉石材料。在周代,便有贵族以玉、石、玛瑙等珍贵材料穿成串,称做礼玉,用来佩戴以显示其身份或地位。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玛瑙作为佛教七宝之一,理所当然的在佛珠念珠的选材上就经常能看到玛瑙的身影,并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

    玉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玉有“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儒家把玉石的这些美德作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因而佩玉以洁身明志------“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1、宜昌人爱玉的历史主要是玩玛瑙的历史

   

中国人爱玉,对玉的特殊情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现如今玉石已经被人们形容为疯狂的石头

    •杜光庭《录异记》载云:“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荆山,按照《山海经》界定的范围,就是三峡宜昌及其周边地区。《山海经•中山经》载:“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又东北百五十里骄山,其上多玉。”“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玉。”“又东北二百里曰宜诸之山,其上多金玉……洈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其中多白玉。”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三峡地区,因而素有玉石之城的美誉。

我国史前的玛瑙产地仅见于湖北、甘肃两地,而湖北即产自峡东宜昌之宜都、枝江。在被称做21世纪100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大溪文化(距今约为前64005300年)原始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精美玉器,这些玉器多是在宜昌周边就地取材,这也证明了三峡宜昌自古就是玉石产地,三峡周边地区也是古代名玉的出产之地。

湖北宜昌当阳赵家湖楚墓群,其年代为春秋至战国时期,在25座墓葬中共出土有玉石器103件,其中璧16件,璜3件,玉佩饰6件(龙形玉佩1,兽面形玉佩1,鱼形玉佩2,双璧形玉佩2),玉带钩2件,环28件,玛瑙杯24件,水晶珠5件,料珠42件。其中大量的玛瑙制品出现,有力证明了玛瑙自古就是是玉石中的主力军。

    一九九二年六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的《中国观赏石展》展品中,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乾隆皇帝赏玩过的四枚雨花石。其中一枚龙首毕现,出神入化,令人称奇,且为真龙天子所藏,给人印象尤深。

    宋代《云林石谱》书中记载峡州宜都县产玛瑙石,外多沙泥积渍,凡击去粗表,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土人往往求售,博易于市。

   《归州志》载:苍茫溪,一名玛瑙河,盛产玛瑙,大者如瓜,小者如豆,藏在遍河床卵石之内......色红、茶黄、淡青......尤以透明纹理、中有鱼虾、月亮、屋宇图案者为贵。"

      

                                             三峡峡谷(照片引用)
 

        除了玛瑙,1986年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沮水流经宜昌,而此证明三峡北岸上起神农架下至荆门钟祥一带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宝石矿产资源。

    被古今学者称作祀神乐章的《九歌》里,就有大量美玉的记载。著名玉学家杨伯达先生在《中国古玉文化史论》提纲中评价道:楚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并充满了浪漫激情……颇有生气。

     宜昌因水电之都、旅游之城的美誉,让大多数人忘记了宜昌有如此深厚的宝玉文化底蕴,长期让以三峡雨花石为代表的高品质宝玉石默默无闻。时值盛世,收藏风靡,以南红玛瑙籽料(宝玉石)为代表的雨花玛瑙必将王者归来,把宜昌及周边的宝玉石文化、赏石文化推向新的高潮。


2、三峡宜昌雨花石玛瑙的分布及成因

 

    三峡雨花玛瑙的分布:西自夷陵区的丰宝山、东至枝江安福寺、南至松滋洋溪、北至鸦鹊岭等广大地区。

说到三峡宜昌雨花玛瑙的形成,首先要了解它是来自何时、何方,这要从三峡的形成说起。

 

1)、三峡宜昌雨花玛瑙的形成期

 

      在距今大约1.4亿年至7000万年前(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发生著名的燕山运动,在此期间,根据现代地质人员对稀有金属矿种分析,三峡地区曾经历了连续2000年的火山爆发,因此在地质学上被称为地球伤痕地区。这是三峡雨花玛瑙的形成期。

 

2)、三峡宜昌雨花玛瑙的冲刷沉积

 

      在大约2亿年前的远古洪荒的三叠纪时期,长江流域的地貌与现在具有很大的不同。长江上游的云、贵、藏、青等西部地区,是茫茫古地中海,白浪滔滔,汪洋一片。古地中海东部有一个长长的海湾,海湾沿着重庆一带向东延伸,一直延伸到现在三峡地区现在的黄牛岩一带。这个海湾非常重要,它的地理位置正好重叠在现在重庆至三峡的长江之上,表明这个地势相对较低的长条形海湾,在古地中海时期,就为长江及三峡的形成,埋下了最早的伏笔。

 

                                                         三峡峡谷(该照片引用)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发生著名的燕山运动,三峡地区的巫山、黄陵庙背斜段等山脉开始隆起;在距今3000-4000万年前,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西高东低,古地中海的水开始沿重庆至宜昌段的海湾奔流,这缕细流在强大的落差压力下,携带泥沙不断冲刷、下切水道,三峡开始形成。从此,东西古长江贯通一气,浩浩荡荡,注人东海,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新长江。宜昌人是幸运的,在这次大的地质运动中给我们宜昌玩石人带来了丰富的雨花玛瑙等玉石资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雨花石官网微信平台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为雨花石网提供法务支持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更多»推荐产品
推荐图文
推荐以石会友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入档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